作者:张磊
原文出处:http://home.donews.com/donews/forum/1/2005-05/29/547672.html
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标签TAG的概念就开始在业界到处翻飞,好像是目前最时髦的讨论话题,每个IT类的BLOG或者网站如果不引用评论一番,似乎就不入流了,于是我也随波逐流进来议论一番。
实际上目前讨论最火的主要是网摘站的TAG。其实早在其他网站运用里面,TAG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,例如新闻文章的专题分类,发布一个关于搜狐的财经新闻时,同时也将他定义在一个搜狐动态的专题里面。
所以刚开始我对TAG也很不以为然,这个概念我很早就应用过了,在99年我在CHINA.COM策划图库时就用到这个概念,一张图片添加时选择一下就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。策划制作个人网址站或者收藏夹时,我也运用了同样的概念,除了将网址收藏到官方的分类,也可以收藏到自定义的分类TAG里。当然正规网站的TAG化有一定限定规则,而且主要是后台事先定义好的。而目前有些论坛也实现了类似的TAG,例如在板块添加文章同时选择适当的专题类别,同时复制到其他板块,这也属于TAG的应用范畴。
而网摘站的TAG同上述则有些不同,网摘的TAG更加社会化,也更加随意和个人化。实际上TAG就是一个自定义分类,不过这种收藏可以定义到多个从属分类。所以如果要理解标签的概念,通俗易懂的方式就是把TAG理解为自定义分类。
正是标签的社会化和多样性导致了目前TAG概念的流行、时髦和实用。当然更进一步的深入就是这种TAG的加权,我可以对每个TAG定义不同的加权值,这样更加接近真实的分类。例如一篇关于365key的TAG讨论的文章,我可以定义多个TAG,每个TAG的加权值不一样,TAG50%,365key30%,社会化应用20%,不过这样的应用似乎太过繁琐和专业了,普通人不一定用得上。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,例如语言学,图书馆分类学,逻辑学等,大家可以看看Drunk Dream的文章。
最近TAG讨论的盛行目前主要流行于网摘站,最先应该是BLOGBUS推出来的,后来365KEY也紧跟其后,并在KESO和365key的炒作下迅速传播开来。不管怎样,这终究不是一件坏事,但是TAG应该更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,估计以后网站的新闻更新,论坛的专题化,网址站的TAG化等等都会是一个趋势。
但是TAG的无序和随意性是类似网摘性质的网站中不可避免的,这直接导致分享社会化的复杂性和由于个人学识经验限制带来的TAG混乱,甚至还可能导致数据库的垃圾浪费。所以将一个收藏的TAG限制到一定数量(BLOGBUS)或者在一定分类(365KEY)里是目前比较折中和可取的办法。
下面列举一下TAG和网摘站的历史:
早在1998年,美国人约舒亚·沙科特(Joshua Schachter)在做一个网站时发现手里有大量的链接需要保存,他刚开始是把这些链接都放在同一个文件里。随着保存的内容越来越多,为了能更快捷地找到某个链接,他开始在每个链接后面加上一个关键词来做备忘,这就是标签(Tag)。
2002年,约舒亚创建了一个基于Web的数据库,用来保存这些被加上了标签的链接。这就是最早的网摘模型,当时这个数据库只是约舒亚自己用的,约舒亚把它放在了muxway.org上。
2003年,约舒亚重写了这个Web数据库系统,并开始支持多用户访问,这就是现在的Del.icio.us。约舒亚曾经在网上提到他这么做的动机:“我解决了一个我遇到的问题,那么同时就解决了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同样的问题”。
Del.icio.us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,很快有一些网站效仿。据约舒亚透露,Del.icio.us现在有5万多注册用户,而约舒亚本人并未过多地考虑商业化的问题。但它的模仿者Furl.net却青出于蓝,在创立仅一年后就出售给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LookSmart。
可惜Furl.net对中文的支持非常差,所以国内用户开始广泛接触网摘服务仅仅始于半年前。2004年10月,中文网站365key.com开始向国内互联网用户提供网摘服务。半年后,“网摘”这个新创词已经在搜索引擎中从无到有地成了一个热门词,人们可以在Google上看到20多万个关于“网摘”的中文链接。由于类似网站的技术门槛很低,因此目前的网摘站已经在网上随处可见,至少上百家都不止了。